“说话得留神” 这话,用在西贝老板贾国龙身上太合适了。之前罗永浩在直播间吐了个槽,说 “给孩子吃的西兰花,说不定是两年前的预制菜”,这下子,大家就开始争论 “餐馆菜要做得一样” 和 “咱们食客该知道真相” 这事儿。
贾国龙本来想稳住局面,拍着胸脯说 “我们家百分百没有预制菜”,没成想,这话反倒成了导火索 —— 网友很快扒出西贝中央厨房的活儿,原来所谓 “现做”,不过是把预制菜热一热,西贝的口碑一下就塌了。
从 “百分百没预制菜” 到店里空荡荡:贾国龙一句话,到底砸了谁的饭碗?
刚才刷短视频,看到好多人去拍西贝店里冷冷清清的样子,可能很多人看了很是解气,但作为一个连锁从业的打工人,看着心里不是滋味:穿统一工服的服务员站在门口,不知道该干啥;后厨的灶台大半都凉着,以前排队等位的走廊,现在走路都能听见回声。
我自己也是一名打工人,每个月就盼着工资下来,好还车贷、给孩子交托费,那种 “就怕公司出点岔子” 的心慌劲儿,跟西贝这 1.8 万员工肯定一样。他们心里说不定也犯嘀咕:老板为啥非得在 “预制菜” 咋定义上较劲?早点跟咱们食客说 “这菜是中央厨房做的”,不就没这么复杂的事了吗?有问题解决问题,人家说你预制菜,你承认就是了,人家说你菜难吃,你想办法改进,你说就算不是老罗,就算是普通顾客,人家的意见你也得听进去,不是吗?人家就是去吃个饭,吃不痛快了说说,你明知道老罗这个人的性格,你不应该好好商量下该怎么回复吗?
你是一个企业,你不是代表你个人。你代表的是有一万八千人的西贝。
贾国龙可能没琢磨明白,他言之凿凿地说 “百分百是没有预制菜”,在咱们老百姓听来,就像是在演皇帝的新装。
就像网友说的:“咱们不是不接受预制菜,是不乐意被当傻子骗啊!” 做生意得守规矩,这是底线,但咱们食客也有权知道实情 —— 你卖 二十多块一个的老面馒头, 古法工艺,有人愿意吃,那那是人家有钱,没人说啥;用预制菜也没啥,跟顾客讲明白 “热一下就能吃,能放 60 天”,大家也能理解。可西贝偏要打着 “现做” 的幌子卖预制菜,这不就跟老字号挂着 “童叟无欺” 的牌子,背地里缺斤短两一样吗?砸的不只是自家招牌,更是好多普通员工的生计啊。
危机处理的 “反面例子”:西贝咋把 “小麻烦” 弄成 “大难题”?
后来罗永浩在直播里说:“我对西贝的影响顶多占 10%,剩下 90% 都是他们自己折腾的。” 这话真没说错。从出事到越来越糟,西贝每一步都走得让人着急,妥妥的 “危机处理反面教材”:
先是贾国龙自己带着情绪回应,还把罗永浩的消费记录公开了,说 “5 个人吃了 830 块”,想让大家觉得 “你都吃得起,还挑啥刺”,结果犯了大错 —— 随便公开顾客隐私,不光可能犯法,还让大伙儿觉得 “商家在报复顾客”,一下子就站到咱们老百姓的对立面了。接着,西贝说要开放后厨 “证明自己清白”,可视频一出来,大家发现 “员工干活不戴口罩”“食材摆得乱糟糟”,反倒坐实了 “管理不行” 的说法。最后,西贝还一个劲儿说 “中央厨房做的不算预制菜”,拿行业里的词儿找补,却忘了咱们食客要的不是啥定义,就想听一句实在话:“我们确实用了预制菜,以后会标清楚。”
这让我想起了《凡人歌》原著作者纪静蓉的小说《我才不要做家务呢》里的情节:有家连锁饭店为了让菜一个味儿,保持统一口感,把 “现炒” 改成了预制菜,其中也经历了很大的磨砺和风波。其实西贝本来有机会把事儿压下去:一开始就承认 “有些菜用了预制菜”,跟大家解释 “中央厨房做,卫生和味道都能保证”,再答应 “以后菜单上都标明白”,说不定风波早就平了。可他们偏要端着 “行业老大” 的架子,觉得咱们老百姓啥也不懂,最后把自己逼到了死胡同。
从 “难关” 到 “转机”:餐饮行业该咋补上 “让食客知情” 这一课?
西贝遇到的难,其实是整个餐饮行业都有的问题。现在做连锁餐馆,“中央厨房”“预制菜” 好像成了绕不开的路,咋能既把活儿干得快,又让大家信得过,成了所有餐馆老板的难题。网友说得好:“我们不反对机器做活儿,反对的是机器做活儿还耍大牌。” 那西贝这些餐馆,该咋亡羊补牢呢?咱们普通老百姓想要啥,他们就该从啥地方下手。
首先,得把 “知情权” 还给“我们”。就像罗永浩说的:“你明说这是预制菜,我能接受;可你骗我说‘现做’,那就是糟践人。” 餐馆其实可以学学奶茶店,人家把 “植脂末”“糖浆” 都清清楚楚标在菜单上,大伙儿反而觉得这店实在。西贝也可以在菜单上写明白 “这道菜是中央厨房做的,热一下就能吃”,甚至把能放多久、有啥营养也写上 —— 敞亮做事,不但不会丢顾客,还能赚回信任。
第二,别找借口,多跟大家讲讲实在的。预制菜不是啥坏东西,它好就好在 “卫生能把控”“味道不会变”,尤其给孩子吃、赶时间吃快餐的时候,挺合适的。西贝完全可以拍个小纪录片,把中央厨房咋干活儿给大家看:食材从哪儿来、咋消毒、咋运到店里,跟大伙儿说 “虽然不是现炒的,但营养和卫生都放心”。就像以前大家纠结 “转基因食品”,后来企业慢慢讲清楚,谣言就没了;餐饮行业也该这样,敞亮着来,大家就不会有偏见了。
第三,别拿 “守规矩” 当挡箭牌。贾国龙可能觉得 “中央厨房符合行业规矩”,就没啥问题,可他忘了:守规矩只是底线,不是说做到这样就够了。咱们食客要的不是 “你没犯法”,而是 “你把我们当回事”。就像老字号挂 “童叟无欺” 的牌子,不是因为法律逼着挂,是因为他们知道 “大家信你,比赚多少钱都重要”。西贝要是能放下 “行业大佬” 的架子,实实在在道个歉,再改改毛病,说不定
给西贝一个机会,也是给 1.8 万打工人一个盼头
养一个品牌得花 20 年,毁了它可能就一句话的事儿。
西贝这次遇到的坎儿,说到底不是 “预制菜惹的祸”,而是 “大家不信它了”。但咱们也得想想,1.8 万员工背后,是 1.8 万个家庭啊,他们不该为老板 “说错话” 买单。
希望西贝能真真切切吸取教训:别再纠结 “预制菜算不算现做”,多想想 “咋让咱们食客吃得明明白白”;别总想着跟网友争输赢,把后厨监控打开让大家看,把预制菜的标签贴好,把 “童叟无欺” 的老规矩捡起来。
股票配资论坛网站,配资操盘十大技巧,股票配资在线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